污水处理厂频繁被查 环保督察下这些要点要牢记!

  • 更新时间: 2021-04-21 点击次数: 197

北极星水处理网讯:近期,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第二轮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期间,查获了多起污水处理厂污染的问题,后续的罚款和判刑是少不了的,所以,现在做环保风险很大,很多小伙伴作为一线环保人员,以下这些监察要点一定要注意!


一、污水处理厂监察要点


1、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;


2、与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内容的统一性,包括水量、水质、投资和处理工艺等。


3、环境工程设计、施工资料的完整性;


4、环境工程设计、施工证书;相应的等级和可承担的环境工程项目范围的投资大小。


5、运行记录。


6、注意污泥处理情况。


7、按照工厂的产品、产量及污水排放规律确定生产工况是否正常;每天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时间;


8、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;(工艺不正确,达标是不可能的)


9、正常的污水处理运行工况;(水泵、加药系统、设备、构筑物、仪器、仪表等;)检查污水处理在线监测是否正常;


10、了解该污水处理项目的水量、水质的基本情况;核对水量、水质是否在正常范围;


11、污水处理检查最好在不通知的情况下进行;(否则有各种作弊手段)


二、对具体的处理工艺的监察内容


1、看水质外观、水量是否在正常范围,特别是进水水量小于设计值时,增大了污水的停留时间,提高了水质;


2、了解处理工艺全流程及各设备、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,核对主要的参数;


3、一般处理工艺全流程至少为几小时,所以如提前通知,检查时出水为前面几小时的,甚至更长,或加水稀释的;


4、检查全流程水泵、加药系统、设备等的运行情况;如对于沉淀池,可检查出流堰口的流量,带泥情况,表面负荷大小等;对于活性污泥处理系统,可检查污泥膨胀情况,污泥解体、污泥反硝化、污泥泡沫等情况;厌氧处理的温度;所加药剂的种类,浓度,投加量等;


5、检查污泥处理情况;


6、检查正常的运行记录;化验分析记录;


三、对污水运营状况的监察内容


1、水量核查


1)进水水量核


①查台账资料


a. 查设计文件


b. 查验收材料


2)查流量计(瞬时流量和对累计流量 )


3)查超越管溢流


4)查其他重复计算的水量


5)查中控室相关设备运行记录


①查水泵运行时间和水泵流量,用运行时间乘以水泵流量计算得出进水水量。


②查集水井液位、进水提升泵电流和扬程,并将之和进水量曲线对照,判定进水水量记录是否准确。


2)出水水量核查


①查流量计


②查在线监控数据


③查监督性监测报告


④核查对照进、出水水量


⑤其他方法验证(用用产泥量 、吨污水耗电量等)


2、水质核查


1)进水水质核查


①查台账资料


②查进水水质指标


③查进水表观特征


④查设备运行参数


⑤查污泥浓度(MLSS)


2)出水水质核查


①查在线监测数据


a. 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导致数据不真实


b. 人为造假导致数据不真实。


c. 三是运行、维护不当导致数据不真实。


d. 在线监测站房不符合在线监测要求导致数据不真实。


②查监督性监测报告


③查出水表观特征


3、运行状况核查(根据工艺不同分别进行核查)


1)活性污泥核查


①查污泥浓度


活性污泥法或氧化沟法污泥浓度一般在2000mg/L~5000mg/L左右,低于1000mg/L难以保障正常处理效果,出水水质可能超标;高于8000mg/L(原因可能有高浓度工业废水进入,或污泥膨胀等)会导致出水泥水分离效果差,出水SS、COD可能超标。


②查污泥表征


③查污泥沉降性能


污泥沉降性能可通过污泥沉降比(SV)或污泥容积指数(SVI)来反映。受多种因素影响,SV值或SVI值会偏离正常值,此时不能单纯用某个运行参数来断定出水是否达标,但现场核查可根据SV值或SVI值的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查找问题。


④查剩余污泥


a. 污泥量


一般情况下,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每处理10000吨废水产生1吨~1.2吨干污泥,每处理1吨COD产生0.2吨~1吨干污泥(一般取0.4吨)。


b. 污泥性状


运行正常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呈黄褐色,有泥土气味,不沾手,结成块状;运行不正常的腐败污泥或无机化污泥,颜色发黑,沾手,呈松散状。


c. 污泥去向


核查污泥去向可以进一步确认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,并可通过对污泥去向的核查确定污泥是否得到了安全处置。


2)溶解氧(DO)核查


①参照数值


一般生化反应池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mg/L~0.2mg/L之间,缺氧段溶解氧浓度在0.2mg/L~0.5mg/L之间,好氧段溶解氧浓度在1.5mg/L~3mg/L之间。


对于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来说,如果溶解氧过量,会出现污泥发黄、无机质成分增多、氨氮硝化过度、总磷吸附量下降等情况,可导致出水段泥水分离快、总磷偏高;同时,由于好氧段溶解氧过量,又可能导致缺氧段和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升高,不利于反硝化脱氮。如果生化反应池好氧段溶解氧过低,会出现污泥颜色发黑、生化不充分、氨氮硝化不足等情况,可导致废水处理效果降低,出水COD和总氮超标。


②核查方法


了解溶解氧浓度可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,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。


核查时,查阅正常运行时的设备曝气量(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),此时如果生化池溶解氧正常,则把这一曝气量(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)作为标准值,对照历史记录,如果历史记录长时间明显低于上述曝气量(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)标准值,则历史曝气量可能不足。


注意的是,进水浓度低、污泥浓度低等都可能要求降低曝气量;曝气头损坏常会导致大量气体逃逸(可能有30%以上的空气未发挥作用),水面呈现“开锅”现象,此时曝气量(或曝气设备运行电流)虽然符合要求,但生化反应池溶解氧浓度会明显低于正常标准,难以保障出水COD等指标稳定达标。


3)气水比核查


①参照数值


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气水比为处理每吨污水需空气3m3~12m3


②核查方法


进水量稳定时,主要通过核查曝气设备的曝气量确定气水比是否正常。


4)氧化还原电位(ORP)核查


①参照数值


氧化还原电位是判断缺氧和厌氧段反硝化情况的一项指标。通常氧化还原电位在厌氧段小于-250mV,在缺氧段小于-100mV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般微生物代谢需要的营养物组成碳(C)、氮(N)、磷(P)的比例是C∶N∶P=100∶5∶1,脱氮工艺C:N=4~6,生物除磷C:P大于15,如果进水COD浓度低,则碳源不足,此时ORP将增大,甚至为正值。


②核查方法


查阅现场在线监测仪表,也可查阅中控室相关数据。


5)电耗量核查


①影响因素


影响电耗量的因素较多,主要有:


a. 设计处理规模和实际处理水量。


b. 进水水质和水温。


c. 曝气方式。


d. 污泥脱水方式。


e. 出水消毒方式。


f. 设备效率。


g. 季节性变化和昼夜变化。


②参照数值


市政污水处理厂电耗量一般为0.2度/吨~0.35度/吨污水,根据处理工艺有较大差别。


③核查方法


现场核查,一般方法是根据某一时间段内污水处理量、耗电量计算污水处理厂实际平均电耗量,并与上述经验电耗量比较,判断污水处理厂运行是否正常。


本文章转载“北极星水处理”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
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


电话咨询
产品中心
在线询价